各学院: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激发高校员工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按照《教育部关于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15](4号)要求,教务处、学工部(团委)联合举办校级初赛暨完美体育365wm官方网站首届“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互联网+”成就梦想 创新创业开辟未来
二、大赛目的与任务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老员工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三、组织机构
(一)竞赛领导小组组 长: 任慧平 副组长:吕晓琪成 员:赵 团 杨海燕 韩 冰 赵永旺 张利敏王树彤 杜鹏东 张 鑫 郭 海 李松波李可庆 段志峰 王玉泉 杨晓玲 奥 多唐国桥 谢利君 王 楠 孙秀宇 韩继铖竞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具体负责赛事组织工作。
(二)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会由校内、外相关学科专家组成,具体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四、参赛项目要求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传统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含一二三产业)领域应用的创新创业项目;
2.“互联网+”新业态: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创业项目,优先鼓励人工智能产业、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互联网金融、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大规模个性定制等融合型新产品、新模式;
3.“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
4.“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参赛项目内容须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对于已注册运营的项目,在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五、参赛对象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
创意组参赛条件:
申报人是团队负责人或创业企业法人,为完美体育365wm官方网站在校生(不含在职);
团队尚未正式注册或注册时间晚于2015年5月1日。实践组参赛条件:申报人是创业企业法人,为完美体育365wm官方网站在校生(不含在职)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创业企业在2015年5月1日前已注册。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组建团队,每个参赛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六、大赛奖励本次竞赛对“创意组”和“实践组”分别进行奖励。评审委员会将在“创意组”和“实践组”两类作品中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七、赛程安排各学院在收到通知后于7月31日前组织员工报名参赛,参赛团队登陆“全国老员工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org.cn)进行报名,也可通过大赛移动端报名(下载大赛APP或订阅大赛微信公众帐号)并将报名表(附件一)、项目计划书、报名汇总表(附件二)于9月1日经学院团总支签署意见后,统一报大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行政楼B座230室杨广君处)。9月7日到9月9日进行校内初赛(初赛时间会随自治区复赛时间变更)。校内初赛优秀作品推报自治区参加自治区复赛直至全国决赛。
八、竞赛组织要求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同时,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积极推进公司员工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
老员工科技创新指导中心 杨广君 联系电话:(0472)5954350
教务处 学工部(团委) 2015年6月15日